首页 光绪中华 下章
第十一章 银行事宜
 “那吉野舰,要多少银子?”沉默半晌后,我咬了咬牙问道。

 “回皇上,英国人开的价钱是一百五十万两,给日本也是这个价钱。但是卖老臣的面子,我们说好,只要一百三十万两交给英国人,船就归我们。”李鸿章见到了希望,说话也快了起来。

 “好吧。这钱朕给你想办法,这两天内就有音讯,你若有事回去,也要留个信得过的人在这里,朕会把银子给他带回去。”

 李鸿章三跪久叩,长跪不起,泣不成声地谢恩。

 我叹了口气,这样也不是办法啊。该想个长久之计才行。脑袋里飞速的转过了几个点子。略一皱眉道:“李中堂,你且起来说话,朕问你,你身家有多少?”

 李鸿章沉片刻回话道:“老臣一生经营,家中虽不敢说豪富,约也有千万两之巨。但国家…”我知道他要说什么,抬手打断道:“那李中堂经常动用的钱银,大约在多少之数?”

 “吃穿用度,礼尚往来,动用数十万两最多了。”李鸿章不知道我想说什么,疑惑的回答道。

 我笑了笑道:“那便是了,朕再问你,那些动用不到的钱银,李中堂都放在哪里?”

 “便是钱庄了,洋人开的‮行银‬中也有一些。”

 我拍了拍李鸿章的肩膀,提示他道:“李中堂还没想到吗?京城中豪富之家何止李中堂一人?照李中堂看,我大清官办一个‮行银‬,将万民平闲散银两聚集,效洋人给付利息,而集巨资以应国家之急。更可放贷给民间以兴办农工,李中堂你看如何?”

 李鸿章眼睛一亮,晗首称是道:“皇上真是天纵英才,如此办来,初时也许会有些许亏损,但后长久必定有余,官办‮行银‬,朝廷用度可从‮行银‬借银,自来年岁入中划还,此诚一良策也。皇上,津海关道员盛宣怀,亦曾向臣说过自办北洋钱庄又或与洋人合办‮行银‬事宜,但老臣唯恐流言纷扰,故而一直不敢以北洋名义筹办,现在…”

 “李中堂是怕翁师傅手下那些清了…”我微笑着说道。

 “皇上明鉴,既然皇上也知道,老臣也不多言了。不瞒皇上说,老臣刚刚送走阎敬铭,也曾说起此事,只是阎敬铭已然…”李鸿章踌躇不语。

 “已然什么?”我突然想到,这个阎敬铭颇有风骨,也有多年户部的经验,倒是将来国家‮行银‬行长的不二人选呢。

 “皇上忘记了吗?五之前,太后曾当着皇上的面大斥阎敬铭滚蛋,说阎敬铭让老佛爷的生日过的不舒服,就要让他一辈子不舒服…”李鸿章耐人寻味的看着我,止住话语。

 哦,原来这句名言就是骂这个阎敬铭的啊。如此看来,这个人我更加的要保了。我不顾李鸿章的眼神,不容置疑的说道:“李中堂,这个人,朕保了。你赶快派你的亲兵把他给朕追回来。太后那里朕自有主张。”

 “老臣…领旨。”李鸿章跪下领命,迟疑着用第一次认识我似的眼神看着我。我也冷冷的看着他。

 片刻后,李鸿章起身走到门口,清瘦的背影却发出一声响亮的喊声:“三俊!过来!”

 一个精明强干的汉子快步跑来跪下,李鸿章短促有力的声音连续发布命令:“你亲自骑快马把阎大人追回来,就说有天大的事!还有!叫盛大人过来,有天大的事!”

 “是!”在等待二人的过程中,我顺便与李鸿章讨论了天子阅兵的事情,李鸿章奏报日本天皇将于下月检阅日本海军!

 妈的,这是要跟我们对着干了!我心中气愤莫名,顿时冲口而出道:“朕也要检阅海军!”想到奕譞的‮体身‬,便加了一句:“而且要快!李鸿章,你给朕筹备此事,还有,总理海军事务大臣,你也给朕挑起来吧。上谕明发出。”

 李鸿章一愣,随即领旨谢恩,讷讷地问了一句:“那老臣抢了醇亲王的位子…”

 啊?原来的总理海军事务大臣是奕譞吗?没关系,自己的亲老子有什么关系。随即点头道:“朕心里有数,唉,不怕告诉你,醇亲王他…快了。”

 “啊!”李鸿章掩饰不住惊讶,随即脸上浮现悲凉之

 我也沉默半晌,尽管奕譞与我并无真正的血缘关系,不过几次与他的说话,都能感受到他那一番浓浓的犊之情,我不是冷血的人,又岂能没有感情?眼睛不由自主一红。

 “皇上宽心…”李鸿章安慰我道,也许这一刻,他真地看到了我并非像表面上那么孝敬慈禧了。

 不过这一切,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噢,对了。”我有意岔开话题道:“江苏巡抚刚毅要调北京神机营,出缺了,你有什么好建议?”

 李鸿章也收慑心神,沉一番道:“现两广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乃是湘军宿将,在两广也十几年了,不如调到两江任总督,巡抚人选可问他的意思,皇上若要发展军事,必要用此人,且江南水师学堂也可由他管起来。而现两江总督曾国荃,可调任两广。不过…”这番话初时流利,末了却来个不过,似乎言又止。

 我笑了笑,说道:“不过什么?”

 李鸿章躬身道:“皇上明鉴,似乎皇太后曾有懿训,一品大员的异动任免,均应有懿旨方可。皇上不如问问皇太后的意思?”

 哼,皇太后!我心里暗暗说道:只怕皇太后过不了今年了!其实在醇亲王府的时候,我就有了主意,只是细节还没与奕譞商定,但大致已经有了方向了。今年,就在今年,我要她死!因为她不死,就是这个国家死!

 心里的活动很容易浮现在脸上,所以我赶紧换了副脸色,深深呼吸了一下,微笑道:“太后那里,朕去说就是了。你怎么了?李中堂?”

 李鸿章此刻怔怔的看着我,听我发问,一呆,赶紧缓和道:“臣老了,跟皇上说话,竟然走神了,臣该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手颤巍巍的…

 这时候,小德子来报,说盛宣怀与阎敬铭都到了。

 见到这两人的神色,我就知道,这阎敬铭一定是李鸿章一派的,难怪他会得罪翁同龢。见到了我,虽然惊讶,不过之前看到小德子也应该有所准备,所以安然磕拜请安。

 我让他们起来,说起办‮行银‬一事,两人都是颇有兴趣。我当然不会说的很细,那是他们的事情,只要我给他们一个支持的态度,和皇帝的关注,他们会给我把事情办好的。

 果然这两人是办事的专才,盛宣怀很快便说了好几条方案,和盈利的办法。而阎敬铭则表现了一个官场老手的经验,犹豫着担心京城的人不敢轻易的富,说很多达官贵人,宗室亲贵家中都豪富无比,但富会招人忌,初期不宜以国家名义办理。

 我想了想也有道理,不过他刚刚说的那些家中豪富无比的人却引起了我的兴趣,便说道:“以何种名义你们酌情去办,朕可以不干预。不过阎敬铭,刚才你说许多人家中豪富,都是哪些人,你说说看?”

 阎敬铭作踌躇难语状。我还没出声,那盛宣怀早已看出了我的意思,从旁说道:“阎大人无须担忧,现下你已并非朝廷的人,早就有辞官归乡的打算,又何必担忧得罪什么人?再说皇上圣明天子,难道还会不庇佑于你吗?”

 我微笑着看了看他,颇含嘉许之意。

 阎敬铭想了一阵后开口道:“杏荪说的是,臣阎敬铭已然隐退,自不怕说。臣只说一人,但此人关系通天,臣不敢妄言,臣一死而已,但恐惊累陛下…”(杏荪,盛宣怀字。)

 “是李莲英?”我猜道。这关系通天的,除了李莲英还有谁?

 阎敬铭回奏道:“皇上圣明。不过臣此刻要说的,却还不是李公公。”我正感到棘手不好办呢,李鸿章我怎么能轻易去动?

 “臣说的,乃是总管内务府大臣续昌!”

 “续昌?他又怎么通得天了?”

 “回禀皇上,续昌乃是太后族人,深得太后恩宠,又与承恩公好。实可通天。据臣察知,续昌家产约有五千万两之巨。与李公公也差不多了!”

 我一时踌躇起来,这也不能动啊…眼见屋内三人都看着我,我知道我决不能打击他们对我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于是便一拍桌沿道:“办!你们看朕的!”

 新人新书,请大家投张把票给俺行吗?俺躲在冰箱里**跪求…*_*  m.SsvVxs.cOM
上章 光绪中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