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日出崖山 下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结局
 真金终于伤重不治,溘然长逝,这也意味着大都城的政争陷入了新的阶段。阿合马等人来势汹汹,忽必烈为了稳定政局,只得立铁穆尔为皇孙。同时,张世豪所部在大掠畿辅后,携文天祥南返。

 邱寻率军苦战半年,一举攻下汉中全部,而元军驻守成都所部企图夺回汉中,然后和陇右诸军分两路合力夺回关中,而邱寻彼时仅有军不到两万,形势危急。

 关键时刻,宋廷与蒲寿庚谈判成功,福建归附,萧统趁机尽空两湖大军自峡口而入,驰援东川,同时掉钱能熙部入两湖接防,而蒲寿庚果然信守承诺,亲自往金陵朝见萧统,当众自断一臂,以示诚意,并且马上宣布终身茹素,寄居栖霞山。

 而蒲师文兄弟也歃血为盟,宣誓效忠,并且当即统军北上,前往淮泗一线,萧统也不客气,便调台湾军队前来接管福建防务。

 祥兴九年三月,邱寻在得到增援后于剑阁同元军海失部决战,大获全胜,歼敌一万八千余人,同时白普率偏师效邓艾故事,偷渡平,一战克江油,再战克绵竹,邱寻在打开剑门关后,与白普会师蓉城。

 四月,元军成都守将率部出降,邱寻趁机分兵略蜀地,至七月,西川大定。邱寻留白普镇川,自率主力东返。

 在同时,张世杰与陇西元军失麻利部血战三个月,迭次放弃临洮一代,最终坚守长安,元军倾大军十余万围攻,张世杰坚守,长安虽然城高池深,无奈敌军皆是西线与海都相持多年的精锐。张世杰飞章告急。

 祥兴九年六月,萧统亲率清远军驰援千里,奔赴长安增援,于渭水河畔一战击溃失麻利所部。阵斩失麻利,元陇西军溃散,关中遂定。

 八月,皇太孙铁穆尔率宿卫军自安南下,意图截断宋军补给线。混江龙刷军北上抵御,被铁穆尔一刀砍死。混江龙全军覆没,中原大震。

 九月,铁穆尔率军攻克开封,进。钱能熙率军自南北上,与铁穆尔数战,均不利。一时间。皇太孙威震华夏。

 陆英前往行刺铁穆尔,失机遇险。柴光复拼死以救,萧统擢其为偏将军。

 十月,萧统率军出潼关,于铁穆尔战于信一线,铁穆尔本占上风,萧统几被所擒,所幸天有大风。萧统率军奋力反扑。张世豪部来增援,遂胜铁穆尔。然宋军死伤逾三万。

 忽必烈遣使议和,双方约定以淮河,潼关,渭水为界,萧统遣文天祥与留梦炎谈判,其中,文天祥呵斥留梦炎,致使留梦炎发疾而死,萧统遂复文天祥为太傅。宋军仍据山东一隅。

 和议不成,然双方停战,过冬。

 十一月,马南宝以赵非龙脉,乃是妇人之子,拥八岁童曰赵铭为帝,改元兴平,奉杨后监国,司徒不群,黄主文,陈明文悉数以叛,台岛大震。

 张浦于台南殿上呵斥众人,为马南宝所磔。

 并死者有翰林十余人,皆车裂。

 十一月初五,张钟麟夜刺马南宝,陆秀夫起兵南投,萧统亲率部于高雄登陆,三军齐发,三天即平所。司徒不群诛三族,其他人等连坐。此事史称祥兴之,萧统为此诛杀八万七千人。

 萧统宣布迁都金陵,改元中兴,仍以杨后为遵,然杨亮节迁延犹疑,被贬为庶人,永不录用。

 铁穆尔本率军南下,与寿为邱寻所拒,遂罢。

 中兴元年三月,萧统于金陵祭天地,大婚,以张芷嫣为左后,陆英为右后,陆秀夫仍为太师,另重建丞相,文天祥为左相,陆秀夫为右相。

 本年,宋元与临时线停火,然‮擦摩‬仍不断。

 征东将军苏刘义以萧统饶恕蒲寿庚为由,出走扶桑,据之,萧统遣张世豪前往晓以利害,同时,蒲寿庚卒,苏刘义遂罢,复本名苏义,归宗。清远苏家遂平。

 忽必烈年老,率军南下,与临清击溃谢书,谢书阵亡。萧统遣军五万北上,以张世杰为将,于历战之,不敌,萧统遂率军亲政,忽必烈闻之,退兵。

 海都率军十五万,分三路直趋上都,铁穆尔出奇兵大破之,海都忧愤而死,后王部遂溃散。

 中兴二年,铁穆尔率军取高丽,张世豪救之不及,高丽遂入敌手。

 二年夏,宋朝阳入川,取大理,元军梁王萨哈林败死。

 三年,忽必烈病重,大都传真金乃为铁穆尔所弑,阿合马闭九门立托为帝,铁穆尔星夜赶回,大军殿后,路遇十余高手阻截,几不敌,一女子往救之,遂险。

 铁穆尔入城,杀阿合马等三千人,得忽必烈禅让,为帝。忽必烈为太上皇。

 萧统遣高升率军自襄樊北上,于黄河观兵,后知铁穆尔定鼎,遂罢。

 六年三月,萧统决议再次北伐,定计四路北伐,张世杰率部自关中取河东,务必持重缓行,高升率部出襄,宋朝阳率军出寿州,萧统亲率军自高邮北上,另,张世豪水军亦北上,五路大军三十万,力求灭元。

 四月,张世杰克上当,高升围洛,宋朝阳取临清,萧统观兵泰山,封禅。

 六月,铁穆尔子扩阔率军南下,于太原大败张世杰,其弟哈麻奇袭邓,高升部受挫。

 邱寻率军自安庆往增援,于桐柏阵斩哈麻弟雪雪,歼敌一万余。

 宋朝阳与元中书左丞相雪雪鏖战半月,胜之。

 铁穆尔亲率军三十万南下,与济南同宋军主力鏖战三个月,不分胜负,大都起火,铁穆尔遂退,萧统亦暂退,以徐州为行在。

 七年,双方战一年,不分胜负。同年,张芷嫣生子,取名赵凌,为太子。

 八月,忽必烈死,庙号世祖。盡在。(。

 八年,萧统再次北伐,张世豪率军自海津镇登陆,紧大都,同时邱寻率军三万,自上郡过河,往大都。

 萧统部自临清北上,入畿辅,铁穆尔坚壁清野,宋军会师于保定,攻大都,不克,遂围困。

 八年八月,杨后薨。

 围大都三月不下,军粮尽,萧统遂南返,铁穆尔迁都上都。

 哈麻率军三万奇袭长安,时张世杰在临洮,一战克长安,关中大

 宋朝阳率部来援,为其所败,然邱寻以反间计,使哈麻被召回大都,柴光复路劫杀之。长安遂复,萧统以柴光复为长安镇守,邱寻苦劝,不听。

 九年,柴光复以柴荣十三世孙为旗,作于长安,邱寻率军扑之,四天即平,柴光复,然邱寻中箭,不治,年四十。萧统怒,诛柴光复十族。

 陆英乃与铁穆尔有同门之谊,或有僭之,萧统皆笑不语,十年,陆英生子,名赵铭,封为卫王。

 十一年,萧统再次北伐,连战皆捷,军中大用火炮,哈麻,太平皆败死。

 是役,陆英随军。

 两军再次决战大都,铁穆尔拼死抵抗,败绩,遂退上都,宋军光复大都。

 三后,陆英往行刺铁穆尔,再七,陆英归,然双目已盲。

 又旬,铁穆尔死,年三十,庙号成宗。

 上都守将开城降,元遂亡。据秘档,真金确为铁穆尔所弑。

 十二年,萧统遣诸军入草原,掠杀六月,横尸遍野,血成河。

 十三年,改元开天。同年六月,文天祥去世。

 同年,第一次全国科举。

 开天四年,司马玄率军克撒马尔罕,司马德宗克玉龙赤杰,后王诸军尽溃。

 五年,王毅中船队自摩加迪沙以归。

 八年,苏义取亚美利加。六月,张世杰去世。

 十年,邱寻子邱云率军西征,先后灭伊尔汗国,金帐汗国等,兵锋抵布达佩斯,灭神圣十四年,萧统颁行《钦定宪章》,于全国设咨议会,各省设咨议厅。

 二十年,萧统立科学院,同年,第一台蒸汽机出现。

 二十三年,于金陵建发电厂。

 二十八年,全国可通行电。

 开天四十年,蒙古叛,萧统怒,亲率军击之,大破叛军,往移民三百万,蒙古遂安。

 五十年,陆英逝。

 五十五年,天子薨于栖霞山,庙号兴祖,同,皇后张芷嫣无疾而终。

 彼时,山海面拨滔天,居当头,久不下山。

 后记:

 三百年后,大宋四十代天子赵振宣布立宪,待民选议会组阁后,赵振宣布为共和政体,自愿退位。赵家避居海外,不知所踪。  M.SsVVxS.com
上章 日出崖山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