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日出崖山 下章
第五十九章 假币
 伯颜军的士气,就像蓬的男被浇上冷水一般,顿时萎靡起来,更有略通水性的汉人士卒,哪里管亲卫队的严令和弓弩,更是冒着自己人的如雨箭矢,也要不惜一死的去抢那些船只竹筏,而犹豫者见前人渐渐离那生命的船只越发的近了,也不由开始挪动脚步。

 这世间,却也只有生存的希望,能让人藐视一切的命令威胁。

 久经沙场的伯颜,虽然足智多谋,此刻却也只能将叹息埋在心里,下令亲卫对于动摇者擅离者,一律杀。

 于是,翰刺河畔,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白衣军开始自相残杀,而黄奕军则看着他们残杀,时而帮这边时而帮那边,可是无论如何,那血横飞之举,却依然让已经枯黄的草地变成澄红。

 话说那头,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台湾,如今趁着天凉,却是在朝廷的号召下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暂时无事的人,不论居民百姓军人,一律拿起了工具,开始修路挖沟,建坝填坑,开矿建房,皇帝有诏书说的明白,要让台湾平地四通八达,山上也能客八方,要让每一寸田地都能得到灌溉。

 当然,趁这个机会,萧统也明确的说,参加施工的酬劳,不给铜钱银两,改给子,而且号召宁远军忠勇军带头领取,这样一来,虽然还是有太多的人心有疑虑,可是不管怎么说,纸钞还是开始缓缓的通。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大丰收,不论是粮食还是蔬果,百姓除了按照额度上和留下自己的存粮外,却依然还有富裕,这样一来,必然产生了要把农产品拿出来换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有些从大陆迁来的百姓,带的一些平素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东西,甚至是针头线脑这样的,也都有人需要,这样一来,百姓们就自发的组成了市场。

 以物易物的固然还有,可是毕竟价值难以得到双方的认同,总归是有人觉得吃亏,而铜钱银两,就更不愿意拿出来买卖这些物事,还是揣在身上安心啊。于是乎,朝廷大力推进的纸钞,这下子就派上了大用场,反正这子,大家都不太喜欢,可是朝廷反复说要用,那么好,我们拿来买东西,买这些不起眼的玩意,可以了吧。

 当然,由于目前台湾的生产力还极为低下,不可避免的物价虚高,这也一定程度的造成了通货膨和货币贬值,不过萧统却不担心,通货膨本质上是财富的再分配,而无疑的,他手中有货币发行权和中央‮府政‬的背书,自然不必担心通领域的问题。如今市场上,子确实有所贬值,而且幅度还不小,那是因为百姓不愿意那小额的铜钱购物,却宁愿用面额相对较大的子来支付,不过萧统却不担心,只要子一天天的通下去,而自己能找到一定数量的金属作为支撑,那么总有一天,金属会退出通领域,进入府库,那么一来,萧统的治下将会成为纸币全通的土地,这样一来,市场的效率将不知道会提高多少倍,而这,意味的是大量的利润!

 只要有了大量的可见的利润,就永远不必担心人的创造力,萧统深信,不久以后,就会有脑子灵光的人看出纸币的优劣,那么相应的投机风险商品,肯定是会出来的,甚至不排除有些善于钻营的人能搞出金融衍生品来,与其让这些人来搞,不如自己把这块蛋糕抓住,萧统很明确的下定了决心,必须严加限制和监管纸币及其相关衍生品的通和买卖。

 可是,萧统还没高兴几天,马南宝的急报就来了,而这就足够让萧统的小眉毛蹙到了一起。

 原来,自己大力推行纸币,民众们开始不买账到现在的认同,固然让萧统高兴,那地方的县令们自然也高兴,毕竟看着原本空空的府库,开始有了银钱,谁不高兴?而且每天都有人来衙门换子,自己只需发出纸,就能看着那些百姓们虔诚的把手中的铜钱串成一贯贯交给官府,有的甚至把多年积攒的金银首饰都称好了,要来换钱,奇怪的是,他们拿着子,却也知道匆匆就去买东西,这样一来,虽然绝对数量不算特大,可是那子,毕竟也和铜钱一起,开始通了。

 可是还在十月,高雄令林肇,在体察民情时却发现,市面上居然已经出现了十钱的子,可是那子,却是假的!

 宋朝朝廷印发的子,乃有金和铜,其中金仅为收回民间黄金,不准买卖事物,只可兑换银,却不能反兑,金面额甚大,多为百两黄金以上,因此发行不多,上面有皇帝玉玺,而银和铜可以互相兑换,也可以参与市场通,买卖货物,上面却均是户部印鉴,至于图案,则是龙凤呈祥,天子旌旗云云,只是当时发行时,萧统曾特意提醒,务必专门制版,着宁远军守卫印币之厂,操作人员务必身家清白,且有人做保,才能进入。

 目前的铜面值有五文,十文,五十文,百文,五百文和一贯,那十文铜,本是蓝色门画,红色印鉴,皮厚纸,色彩鲜亮,可是那林肇偶然间,却发现货卖家私的汉子手上拿的十文铜,明显不对。

 接过一看,印刷劣,印鉴刻的甚是丑陋,可以说假冒的很没水平。

 只是林肇随口一问,却把这这年轻有为的青年惊得差点把眼珠子凸了出来,原来这高雄地面上,这类子却是多数,而原本印刷精美的子,好多人却也私藏了起来,原来这汉子,居然也明知手上拿的是假的!

 不敢怠慢的林肇当机立断,一方面自己详查,另外飞章上报知府马南宝,请示上峰,他却不知,此时台北,台南却都出了这样的事端。  m.sSvvXs.Com
上章 日出崖山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