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营养师 下章
第十章 咸鸭蛋
 其实杜诚也并不是专攻儿科,但在这时他也不会去解释,先看病人要紧。

 病人自然是王家娘子抱着的那个叫豆豆的孩子,杜诚刚去看这孩子,王家娘子就熟练地轻掰开儿子的嘴,方便杜诚检查。

 豆豆的口里的皮和舌头上都有些溃烂,还长着一片片白膜。“是鹅口疮。”杜诚下了诊断。

 “唐郎中也是这么说。”王家娘子点头,也不隐瞒之前看过别家郎中“不过唐郎中开的是药粉,一给豆豆抹上他就嫌苦,往外吐,还哭。”唐郎中的药可不便宜,但一岁大的孩子怎知心疼钱,你骂他也不管用。

 “你这有没有喝的汤药?”一下灌下去多省事,王家娘子打的是这主意。

 “鹅口疮确实应该是上药粉的。”杜诚实事求是的答道。

 “那我还不如再找唐郎中继续拿药呢。”王家娘子不大高兴,毕竟唐郎中更让人信任。

 “你先让杜郎中试试怎么啦?”大力娘也不大高兴了。

 王家娘子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但也有些不情愿,只怕浪费钱。

 “这样吧,我先给豆豆上点药粉,如果他不喜欢这药粉,还是往外吐的话,这次诊金我就不收你的,如何?”杜诚想出个折中的办法。

 “那行。”看自己没什么损失,王家娘子一口答应了。

 杜诚给豆豆诊过脉,去后面捣碎些药粉拿过来,小心翼翼地给豆豆涂上,豆豆抿抿嘴,不但没吐,居然还笑了。

 王家娘子又惊又喜,大力娘更是得意:“我就说嘛,杜郎中的医术可是这最好的。”

 “那就先抓几帖药吧。”王家娘子下了决定。

 “这一帖药就差不多了,饭后上药,一三次,一次少许,七到十天就可以全愈。”杜诚对鹅口疮也是有经验的“请问,豆豆是不是爱咬手指?”

 “对。”王家娘子点头,这个郎中是怎么知道的?

 “那就对了,”杜诚有成竹地微笑“他的鹅口疮就是接触了不干净的东西,以后注意不要让他咬手指,勤洗手,多用淡盐水给他漱口,就不会再复发了。”

 看杜诚说得头头是道,王家娘子也信了七八分“这药多少钱?”她只担心价钱了。

 “二文钱。”杜诚把价钱算给她听。

 “什么?!”王家娘子叫了起来。

 “你看,冰片,明雄黄,枯矾,明白矾,”杜诚又再算一遍,边算边解释“我没多要钱。”

 “不用算了,我相信你。”王家娘子拿出二文钱,其实她刚才吃惊不是嫌药价贵,而是吃惊它的便宜,同样一帖药,唐郎中那里可是二十文啊!

 …

 “王家娘子五天就上门致谢了,豆豆已经没事了。”帮罗莎丽亚洗碗时,陆氏说起这事,看儿子的目光充了骄傲。

 “你用什么办法让豆豆不吐药的?”罗莎丽亚也好奇,口腔溃疡最难受的就是上药时刺痛了,大人都不好受,何况小孩子。

 “这多亏了罗姑娘的帮忙。”在一旁整理柴禾的杜诚回答。

 “我?”罗莎丽亚可不记得自己有帮忙过。

 “罗姑娘曾经说过,食糖也有消炎的功效,还能促进伤口愈合,所以我在给豆豆配的雄巩梅冰散中,加入了研成细未的冰糖。”杜诚解释原因。

 “这样啊。”有冰糖在,难怪孩子不再排斥上药,举一反三,这个杜诚聪明的。

 …

 天气越来越热,罗莎丽亚又熬了绿豆粥,配上腌好的咸鸭蛋,又是一道美味。

 到未时(下午1点)以后,客人少了,罗莎丽亚等人才坐下吃午饭,吃得也是绿豆粥配咸鸭蛋。

 “这咸蛋真漂亮,而且每只都这么多油。”大丫看这咸鸭蛋,着实喜欢“姐姐你是怎么做到的?”大丫有心求教,她已经十三岁,就快许人家了,若有一手好厨艺,到婆家后也不至于让人小瞧。

 “这一坛鸭蛋有50个,”反正有杜诚帮她搬动,索一次多腌了点“配上盐1斤半,花椒2钱,茴香2钱,白酒2两。把鸭蛋洗净,晾干,放入坛内。再把盐,花椒,茴香加水煮沸,放凉后加入白酒,倒入坛内。水量以刚好淹没鸭蛋为宜。坛口密封好,经20天就腌成了。”

 “20天就可以了?”大丫再问道“我们家腌咸鸭蛋只放盐,是不是因为这样才腌不好?可不可以不放酒?”

 “放酒是为了出油快,出油多。如果你不愿放酒,就需要多腌制一段日子。不过一定要加足食盐,而且盐水一定要没过鸭蛋,不然不出油。还有,不管哪种腌制方法,盛蛋的坛子都要用开水烫洗干净,这样保存时间才长。”罗莎丽亚嘱咐道。

 女孩子们说完,杜诚才开口问道:“咸鸭蛋也可以当药材用?”

 “正确说,是鸭蛋也用药用价值。”罗莎丽亚先纠正再解释“其实鸡蛋和鸭蛋成分基本上一样,不过鸭蛋质,而且比鸡蛋腥味重,所以才需要腌制,使风味更佳。但在药用价值上,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鸭蛋甘,咸,凉。其主要功效为滋,清热。用于虚所致的咳嗽,咽干痛,以及肺胃虚热所致的口渴咳嗽。所以暑天吃咸鸭蛋,既是药补又是食补。”

 杜诚点头记下,然后再问:“那鸡蛋呢?”他倒是求学心很强。

 罗莎丽亚却卖个关子:“这个下会再说。”看杜诚隐约有些失望,她又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关于鸭蛋的偏方。”

 杜诚精神一振!

 “先煮银耳三钱,后打入鸭蛋一只,加入适量冰糖食用。治疗虚肺燥引起的咳嗽,咽干口渴之症。”罗莎丽亚说道。“不过切记,鸭蛋不可和鳖、李子同食。”

 “为什么?”对药物的忌杜诚知,食物却是门外汉了。

 “鸭蛋清热,多食发冷气。李子散热,鳖凉血,同吃的话,自然受不了。”罗莎丽亚严肃地说道,不光是药物,饮食上也得注意。

 “虚者可食,反过来虚者就忌之。肺热者可食,肺寒者就忌之。”杜诚医术没白学,一点就透。

 “正是。不过暑天一般人都是燥热,加上出汗多,有咸鸭蛋补充盐分,也是可取的。”罗莎丽亚解释她腌制咸鸭蛋的原因,普通人吃了是有利无害的。

 …

 正当杜诚边帮罗莎丽亚准备晚饭,边继续探讨医术时,一个妇人抱着个孩子哭哭啼啼来到粥铺前。

 妇人看看众人,将视线停在杜诚身上,开口问道:“你就是杜郎中?”粥铺还没到用餐时间,帮忙的人里又能杜诚一个男人,其实很好认。

 “我就是,你有事,是不是孩子…?”杜诚本来想问是不是孩子哪儿不舒服,但又想到这儿可不是医馆,随便说人孩子“有病”可不好听。

 妇人却如同见了救星“你是杜郎中?你会治小孩舌头的病?”

 “是王家娘子告诉你的吧?”杜诚了然,在长安城,他总共就只给一个孩子看过舌头,当然也治好了。

 妇人点头:“我家小元,我家小元…”却是未语泪先

 来求医看病的,哪个不痛苦,陆氏母子见多了,也懂得如何应对这场面。

 那妇人在陆氏的温言劝慰和引导下,说出了儿子的病情,她姓杨,夫家姓卢,乃是三代单传,自从去年生下了小元后,家里本是喜气洋洋,小元这孩子也招人喜爱,八个月就能开口叫爹娘,听见旁人读书,不懂意思也能学上几句,任人见了都夸这孩子,将来定能考个功名,光宗耀祖。

 卢家也是对这孩子怀希望,哪知两个月前,小元突然不爱说话了,而且舌头发硬,逐渐吃都困难起来,接着哭叫也没了声音。全家慌了起来,带孩子四处求医,可一点效果也没有,原有的一点家财也花得差不多,为了能让孩子继续治病,现在不光是小元的父亲,连年过半百的祖父母都外出挖野菜,干零活。

 附近的人虽然同情他们家,但私下都认为小元肯定是哑了,一家人更是心如刀割,发誓就是倾家产,也要小元重新开口说话。

 今天上午,杨氏带着小元在河边洗衣服,碰上了王家娘子,王家娘子看小元这样也着实可怜,又想到自己儿子,便向杨氏提到了杜诚。

 由于王家娘子家里还有吃的孩子等着,就和她约好下午带她到杜诚的医馆,可好不容易碰上一线希望,杨氏又哪里等得起,便自己抱着孩子一路打听过来了,先找到医馆,没人,再打听,才知杜诚去了粥铺帮忙,又找了过来。

 其实当杨氏知道杜诚一直在粥铺帮忙,而医馆却门可罗雀时,也犹豫过,这样的郎中能信吗?但一来王家娘子有例在先,二来病急投医,实在不想放弃。

 众人听杨氏的诉说,都过来看小元的舌头,果然孩子半张着嘴,可隐约看见里面舌头肿

 对医术,众人里还是杜诚首屈一指,他观察病儿,再诊脉,确定了病症“这是木舌。”  m.sSvvXs.Com
上章 大唐营养师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