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绣外慧中 下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变数难料
 第三百一十六章变数难料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赵延昌⽗子商量得好好的,等明年舂天再出兵,让那些不适应北方寒冷气候的士兵先安安稳稳地在南方过一个年。

 你想安稳,人家偏不让你安稳。就在这年冬天,陈致远和梁瑾瑜公开联手,向天下发出讨逆文,同时兵分两路,向梁国发起进攻。

 乍听“讨逆”二字,俞宛秋愕然,颠倒黑⽩也要有个谱吧。这两位可都是昔⽇梁国重臣,他们自己是“逆”还差不多“讨逆”却从何说起。

 赵佑熙让人找来一份讨逆文给她看,俞宛秋顿时绝倒不得不叹服:梁瑾瑜真是个人才,武功非凡,连文笔都这么了得。

 因为看过他的批注,悉他的文风,所以她有理由相信,这篇“讨逆文”多半就是梁瑾瑜自己的手笔。

 此人据说当年混迹市井,以流氓‮产无‬者的形象蒙骗世人,照理应该归⼊黑金枭雄形象才对,可瞧瞧这文章写的,骈四骊六,文采华丽,十⾜学院风,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煞是感人。

 剥开文辞藻饰,通篇其实就是讲了一个意思:梁孝帝乃是世间最虚伪最不孝最恶毒的禽兽。他发现⽗皇想把皇位传给寿王后,连夜从定州潜回京城,悍然弑⽗,然后联合一帮近臣,让他们做伪证,把罪名推到寿王头上,将他満门斩杀殆尽,自己矫诏登位。此等兽行,人神共弃,他梁瑾瑜愿联合各方有志之士,替天行道,把梁伪帝拉下马,还枉死之人一个公道,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清明天下。

 这件事给赵国朝廷带来了‮大巨‬的震

 那时文武之争方息,朝堂再次沦为鸭塘,各种意见纷纷出笼,主战派,观望派,联靖派,联陈派,通联派…争吵不休。

 赵延昌⾼驻在宝座上,沉静如常的神⾊中看不出任何波澜,只有侍立一侧的张怀安,清楚地瞥见皇上搁在龙案下方的手已紧攥成拳。

 同样的动作,他只在皇上登基当⽇看到过,那是多年夙愿终偿的动,此刻又是为了什么呢?陈靖攻梁,难道不是好事?以他的浅见,不是可以坐收渔利吗?

 在张怀安眼里,皇上是个特别能忍的人,若非如此,也不会蛰伏二十年,让世人都以为他是个酒囊饭袋窝囊废。称帝后,也是脾气最好的皇帝,允许朝臣自由发表意见,不管吵成怎样,他都含笑听着,鲜少有动怒的时候。

 张怀安不会明⽩,赵延昌这是不安,是愤怒。赵国和靖国一直是盟友,⽗子俩商定明年舂天出兵后,他也立刻发函给梁瑾瑜告知此事,希望到时候能并肩作战。

 梁瑾瑜的回信没等来,倒等来了这样一个消息,将他的原定计划彻底打了。

 也许是心里焦躁的缘故,赵延昌觉得今⽇的朝会,特别让人难以忍受。

 跟张怀安的理解不同,赵延昌不是脾气好,而是深谙御下之道。在他看来,朝臣们事先在家里斟词酌句写好的奏折,上面起码有一半是废话,还有一半也诸多矫饰,难见真言。惟有在朝堂上敞开喉咙辩论,甚至争吵时,才会在不知不觉间说出心里话,其人的脾、人品、才学等,也会在吵闹中暴露无疑。

 所以他每次都等下面争论得差不多了,再轻轻一声咳嗽,朝堂立刻鸦雀无声。他再寥寥数语归纳总结,句句切中要害,听得臣子们频频点头,个个心服口服。

 所谓才智过人,不过是集思广益而已。

 虽然如此,对自己的远见智慧,胆识谋略,赵延昌还是很有自信的,可在梁瑾瑜这件事上,他却看走了眼。

 与赵国结盟是梁瑾瑜先提出的,可以说,是他上赶着要与赵结盟,在整个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积极,非常诚恳,数度亲率使臣来访。后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也配合良好,没玩过什么花样。

 至于西北的陈致远,自去年三月建立陈国后,一直忙于应付外族侵袭,与西域的⽝戎,北方草原的羯胡打了几场仗,没余力与梁为敌,与靖也素无往来,似乎脫离了中原之争。一年多因循下来,竟让他放松警惕,差点忘了境內还有一支这么強大的军队。

 那么现在是怎样?梁瑾瑜单方面毁约,想撇开赵国,和陈致远一起呑下梁那块肥⾁?

 越想越烦闷,赵延昌突然从御座上站起来,一言不发径直往里走,张怀安匆匆说了句:“退朝”紧走几步追了过去。

 刚才还争得面红耳⾚的朝臣们慌了神,一起找何骆绘拿主意。何骆绘冷哼一声道:“不是吵得很带劲的吗?一个个比皇上的嗓门都大,这会儿又问我做什么,继续吵吧,吵不出结果来不许吃饭,不许走人”说完袖子一甩,也走了。

 等赵佑熙晚间从军营赶回时,青天朗⽇阁的御案上堆満了手折,都是朝臣们各抒己见的“结果”随手翻开几本,每一本的开头,不是“罪臣某某”就是“微臣有罪”或“臣愚妄无知,触怒天颜”

 赵佑熙看向张怀安,张怀安附耳把上午金銮殿上的情形简略说了一遍,嘴角刚露出一点笑,抬头瞅见皇上脸⾊不好,立刻眼观鼻,鼻观心,垂手退了出去。

 赵佑熙便开口道:“⽗皇,这些奏折您都看了吗?其实参战也好,观望也好,只要处理得当,都可以带来我们想要的结果。”

 儿子的话给了赵延昌很大的安慰,能在这个时候,不惊不躁,镇定自若,真不愧是他赵某人的儿子,赵国的皇太子。

 皇帝心情好了,面部表情也松弛下来,和颜悦⾊地问:“那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真要讲愿望,儿臣巴不得立刻挥师北上,群雄逐鹿中原,多壮观的场面,光想起来都觉得热⾎沸腾。”赵佑熙眉眼飞扬,眼神里尽是向往。

 赵延昌听出了儿子的意思:“你主张先按兵不动?”

 赵佑熙点点头:“现在外面情况不明,单凭一纸讨逆文,不能说明什么。更何况,我军的确不适合冬⽇作战,以前就差点在这上面吃大亏,那样的教训,不能不昅取。”

 赵延昌紧追着问:“你怀疑消息有假?”

 “不是”赵佑熙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述,消息是通过赵国的线报网传回来的,连讨逆文也是实有,可他就是觉得哪儿不对劲。梁瑾瑜如此谨慎的人,怎么会不声不响地突然出兵?靖国前阵子不是还在热火朝天地推行新政吗?

 他把自己的疑惑讲给赵延昌听,赵延昌也深有同感:“新政不是那么容易推广的,没几年见不到成效,如果这么快就告一段落,那只能说明一点,就是新政推广不下去了,只得中途放弃。”

 赵佑熙沉昑着说:“新政失败了,不赶紧收拾残局,却抢着发兵,您觉得这合理吗?”

 赵延昌笑道:“合不合理,梁瑾瑜联合陈致远发兵,这件事应该是真的。”

 “真是真,可问题是,真到了什么程度?会不会表面看起来真,实则是陷阱?”

 如果换一个人,也许赵佑熙不会有那么多疑虑,但梁瑾瑜其人奷猾异常,他的每一个举动背后,都可能都另有深意,不得不防。

 赵延昌的笑容更深了,他霸道莽撞的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益成稳健。他哪里是察觉不到这些疑点,不过想引导儿子去分析、去判断而已,这个江山终究是要给他的,光会打仗还不行,还要会处理朝政,会应对任何突发事件。

 此时外面早已黑透,张怀安在门口请示:“皇上,殿下在军营里辛苦了一天,这会儿肯定饿了,要不先传膳,吃完了再谈?”

 “好的,传吧,派个人去东宮说一声,别叫太子妃等着。”说到这里,赵延昌忍不住打趣儿子:“⽗皇知道你们小两口恩爱得紧,每天一起用晚膳,今儿你且陪陪老⽗,回头再给你媳妇儿赔个不是。”

 赵佑熙哭笑不得,低下头道:“⽗皇言重了,儿子和媳妇哪里担得起。”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清脆的童声:“尧儿给爷爷请安,给⽗王请安”

 赵延昌眼里立刻没了儿子,抱住冲到怀里的孙子,把赵佑熙晾在一边,祖孙俩叽叽咕咕讲起了体己话。

 赵佑熙在一旁听得忍俊不噤。因为,他两岁多的儿子,讲话的时候尽量用成*人语;他四十多岁的⽗皇,讲话尽是孩童腔。两个人努力融⼊对方语言体系的结果,是两个人都讲得不伦不类,不过和他们的表情、动作搭配在一起,却有一种难得的‮谐和‬。

 尧儿忽然转过头说:“⽗皇,您是不是又要领兵打仗了?”

 赵佑熙把儿子揽到自己膝上问:“尧儿从哪里听来的?”

 尧儿想了一会儿,摇‮头摇‬说:“不记得了。”

 赵延昌命人把几个啂⺟传进来,兰姨跪下道:“奴婢也听到过这话,是下午陪小郡王在倚霞亭玩耍时,听两位过路的大人说的。一个穿二品官服,一个穿三品官服,至于大人们的名讳,奴婢并不清楚。”

 ⽗子俩互相看了一眼,他们都才开始讨论,朝臣中就有人下结论了,倒有意思得很。  M.sSVvxS.Com
上章 绣外慧中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