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碧血大明 下章
卷四、三足鼎立势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足鼎疗第二百一十三章、定国之想

 人有七情六,其中以爱与恨最为显著。

 李定国对张献忠的感情却是复杂之极,对张献忠的收养抱有感恩之情,可张献忠又命令他去抢劫原本就是苦难的百姓,这又令李定国十分的痛苦。若是打劫、杀害的对象是朝廷官兵,李定国绝不手软,可对着同样困苦的百姓,李定国就下不了手。可义父之命难违。狠下心肠挥刀之后,百姓那一双双渴望生存的眼睛以及其中的一丝丝困惑,令李定国宿夜难眠。李定国知道,他们疑惑的是,大西军是仁义之师为何要抢劫杀戮于他们。仁义道德和良心责备,让身为张献忠最为信任的李定国,痛苦不堪。于是,除非不得已,李定国很少领兵出战。虽然知道这些事自己不会去做,他的三个义弟也会抢着去做。躲得一时是一时!

 所以,当张献忠说到入南京刺杀崇祯之时,李定国第一个站了出来。崇祯乃是大明一国之主,就算是落难皇帝,也非是易事。就算成功,刺杀之后,也是死无葬身之地。可是,李定国还是来了。相对于杀害百姓而言,刺杀崇祯至少没有那么多心理负担。

 李定国经常怀自己是不是过于软弱,在战之世,生存才是王道。为了生存,就只有不择手段。这是张献忠从小就告诫他的。

 可看到无辜的百姓死于自命义军的大西军手中之时,李定国宁愿张献忠没有收养自己,宁愿饿死或者冻死也不愿夜受到良心责备。

 刺杀崇祯失败,失去所有手下之时,李定国有点庆幸。不是庆幸自己的逃脱,而是庆幸自己终于不用做些违背良心的事。在南京潜伏的日子里,是李定国感觉最为舒适的日子,无忧无虑。每进货卖米,自给自足,乐在逍遥。

 在张献忠辖区内,这种生活是不可能达到的。

 同时,也明白,崇祯这个皇帝变了,翻天覆地的变了。从南京百姓生活可以管中窥豹,个个神采飞扬,热于国事;南京地官员奉公守法,做生意的只要按时税,便从不扰民;南京的士兵个个精神抖擞气昂昂,不论其战斗力,单论其忠心程度,与以前的明军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所有的这一切,皆是崇祯带来地。在百姓的心中,崇祯皇上是一个神,给他们带来希望的神。只要跟着皇上上,好日子就不远了。这种信念看似虚无缥缈,可却是以南京辐源,放的向周围辐,徐州、江北江南,两广,山东,西蜀…所到之处,百姓守法,官兵自律。

 开荒。这是一个很普通地说法。可在战事频繁地地区里。要想开荒谈何容易。一是要安全。二是要人。张献忠经营一生。只以抢劫掠夺为主。所开地荒田少得可怜。可在朝廷地管辖到地地方。荒地成了最为抢手地东西。

 只要民登记在册。便可在指定地放开荒种田。朝廷还出钱出力帮你建好房子。让你安心住下慢慢地开荒。开出十亩地。上一亩给朝廷。九亩地就是你地私产;没有粮种。朝廷给你发放。收种百斤。上十斤。余下地就是你地私粮。

 如此优惠地政策。使得大量地民涌入南京各地。于是。到处都是开荒热。任谁怎到路上皆是热火朝天地劳动场面。大家都会认为回到了太平世。如果忽略战争地话。

 确切地说。相对于西蜀地生活条件。南京各地地确算得上太平万世。只要安心开荒种田就可以了。打仗地事就交给摆到皇上吧。如果要征兵地话。只要家中有多余男丁。就会立即响应。李定国知道这种应征入伍老百姓都是自愿地。而不是张献忠地强拉壮丁。不仅是因为当兵地待遇高。而且是因为能当上兵。那是一种荣耀。

 初时。李定国觉得这些老百姓当真是愚蠢之极。当兵。那是可是死亡地代名词。死了也不过十多两银子厚葬费。何来荣耀一说。后来。李定国发现自己才是错。而且错得很离谱。当兵。确实是一种荣耀!

 朝廷征兵制度是兵。通过淘汰来挑选兵。凡是通不过测试地。都不能为兵;通过测试却熬不住训练地。都不能为兵;通过训练却学不会字地。都不能为兵。也就是说。当上兵地人。皆是壮识字之人。识字。那可是秀才公才会地本事。如今给当兵地老大地学会。还会算帐记事。对老百姓而言。这地地确确是一种荣耀。

 李定国见过这样的士兵,一个个雄纠

 昂,孔武有力之余而且训练有度,比之张献忠的是少了战场上的气势。

 这种士兵只要经过一两场见血战争,必定成为虎狼之师。

 由此观之,大明,在崇祯的带领下,迟早会重掌乾坤。

 不管张献忠李自成,又或是清倭寇,都不是大明的对手。

 李岩,曾经是大顺李自成麾下军师,智勇双全之人。如今投靠朝廷,崇祯更是如虎添翼。

 于是,李定国决定找李岩谈谈。谈谈他的转变,谈谈他的理想,也许,自己也可能投靠朝廷。至于张献忠的安危,李定国早已抛之脑后,非是他的凉薄,而是深知张献忠的脾,杀了他可以,要他投降却是绝无可能。如今,他只能缩在+州,粮草迟早会断绝,那时就是张献忠命绝之时。反正,在崇祯在校场上进行誓师大会之时,已经让人快马送信报与张献忠。如何把握,就由他自己决定。命宿所在,谁也不能违抗!

 南方的深秋并不是太冷,强壮之人一件长袖薄衫足以抵抗冷秋。

 庆丰楼虽然比不是富贵楼,但是却以葯膳出名,尤其是地道地道的香狗煲。正所谓,秋风起食滋补,来上一盘热气腾腾的狗煲,喝着烫温的上等竹叶青酒,着凉凉秋风,当真是一生一大快事。

 罢入夜,庆丰楼已经是坐朋座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隔着几条街也能闻得到那浓浓的狗香,若是佛祖经过此处,只怕也要降下云头,化作凡人大啖狗

 李岩等人正在庆丰楼的三楼的一座雅间大吃特吃。

 “呼,当真是狗滚三滚,神仙也站不稳。”胡桂南右手筷子夹着一块肥相宜的狗,左手一杯酒,十分惬意的道。

 “就是就是。”铁罗汉嘴巴含糊道“如此美味的狗,俺还真是第一次吃。他的,俺就在南京长住了。”

 夏青青吃相就比较斯文,不过由于喝了酒的缘故,俏脸一片通红,看得隔壁的袁承志一片神魂颠倒。只听夏青青清脆的道:“你们几个吃货,不要以为今天是李大哥请客,你们就不要命的狂吃狂喝。”最后却是白眼剜了一眼袁承志。后者却是憨笑一声,举杯就喝。

 李岩也是一收以往斯文形象也不顾狗的汁水沾在自己的青衣文士衫上,一口下喉咙的狗道:“弟妹,不用担心,今为兄带足银两。大家尽管放开肚皮吃,谁若是替岩节省,便不当岩是兄弟。”

 “大哥已经是正四品的虎牙游骑将军,奉禄丰厚,我才不担心你没有银两。”夏青青指着铁罗汉和胡桂南道“我就怕铁罗汉胖得把楼层坏了。更怕小老鼠撑坏了肚子。那可就大大不妙了。袁大哥,你说是不是?”

 袁承志点头又摇头,气得夏青青又白了他的一眼。

 铁罗汉却是道:“胖乎哉胖也。”

 胡桂南也学道:“能撑否?能!”

 夏青青手中筷子向煲中连连挑去,两块狗带着汁水向着铁罗汉与胡桂南飞去。却是不料,猛地一双筷子从旁掠过,将两块狗截了过去。

 “夏侄女,里只有这最后两块狗了,应该敬老才对,怎么可能让他们呢?”说话的正是程青竹。

 “哼!连程老爷子也来欺负我。”夏青青嗔道。

 众人却是哈哈大笑,只有袁承志在他旁边小声劝道。一时间,当真是其乐融融。

 这时,雅间门人有人敲门,李岩大声道:“进来。”

 吱的一声,门被打开,非是上菜的店小二却是一紫衣白的美男子,众人皆是一愕,此人走错房间了?

 李岩站了起来问道:“原来是大西李定国李世子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大西?不就是张献忠的大西朝么定国莫不就是张献忠的义子?他可是朝廷的通辑犯来的,竟敢公然出现在此处,莫非有什么阴谋不成?

 铁罗汉与胡桂南立即抢在众人面前,嘴中却是依然嚼着一块狗,神态却又是一片警惕,怪异之极。

 “见过李将军,见过诸位英雄。”李定国脸上笑意不变,抱拳团揖道“有客上门,李将军不会吝于赐座赏酒一杯吧。”

 “哈哈。”李岩大笑一声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入座!”

 ---有书友投票打赏,不亦乐乎!:)--(  M.SsVVxS.cOM
上章 碧血大明 下章